9月17日,在2020(第十二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上,備受業界矚目的“100座‘雙百跨越’標桿污水處理廠”首期榜單正式發布,高科技環保企業碧水源憑借其在技術、設備和運營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共有5座污水廠成功入選。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及“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迎接建黨100年和建國100年的跨越起點,在此背景下,業內評選“污水處理的雙百跨越”標桿企業顯得意義重大。當前,污水處理行業既要從規模走向系統,從“點”上效果走向跨流域、跨區域水環境質量提升,又要更好地服務于生態文明建設之下,未來城市的發展定位。因此,此次評選活動專家們從污水處理“精細化運營管理”、“智慧化”、“資源化”、“生態化”、“社會化”五大維度對污水處理廠進行了比選,共有50家入選標地,這些污水處理廠各具特色,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碧水源本次入選的5座污水廠分別是運營管理標桿污水廠——西安市經開草灘污水處理廠和吉林市污水處理廠(二期),工況靜美標桿污水廠——諸暨市浣東再生水廠,受公眾歡迎標桿污水廠——北京翠湖新水源廠,生態優美標桿污水廠、信息化集成標桿污水廠、廠網一體化標桿污水廠——云南洱源縣第二污水處理廠(即洱源縣新水源廠)。
其中,西安市經開草灘污水處理廠、諸暨市浣東再生水廠和吉林市污水處理廠(二期)均采用了碧水源自主創新研發的MBR技術,出水水質可達到地表IV類水標準,遠優于國家最嚴的一級A標準,可直接資源化利用,用于當地的生態補水、景觀綠化等。北京翠湖新水源廠和云南洱源縣新水源廠采用了公司自主創新開發的“MBR-DF”雙膜新水源技術,可將市政污水超凈化處理為地表Ⅲ類水及以上的高品質新水源,前者可作為優質水資源補給地下水或飲用水水源地,后者可作為洱海的優質補水,有效保障洱海入湖水質。
諸暨市浣東再生水廠
洱源縣新水源廠
碧水源多年來一直堅持走自主創新、污水資源化發展之路,大力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其核心技術包括微濾膜(MF)、超濾膜(UF)、超低壓選擇性納濾膜(DF)和反滲透膜(RO),以及膜生物反應器(MBR)、雙膜新水源工藝(MBR-DF)、智能一體化污水凈化系統(ICWT)等膜集成城鎮污水深度凈化技術,目前已在全國范圍內擁有多個穩定運行的示范案例,為我國構筑國家水環境、水資源和飲水安全技術防線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