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是云南的第二大淡水湖,被譽為云貴高原的明珠。為保護洱海水生態,削減入湖污染負荷,大理州政府全力落實洱海保護治理“七大行動”。從歷史經驗來看,“就湖治湖”、“就水治水”難以從源頭上系統性地解決水質惡化及流域周邊生態環境綜合修復等系列問題,因此從根源上破解治水難題尤為重要。
洱源縣是洱海的源頭,為洱海提供了59%以上的地表徑流水量。2016年11月,為響應大理州委、州政府關于洱海保護治理“七大行動”的號召 ,備受矚目的洱源縣(洱海流域)城鎮及村落污水收集處理工程正式破土動工,洱源縣政府通過采用我國自主開發的創新膜技術和膜設備,順利完成“不讓一滴污水流入洱?!钡娜蝿?,并創造了“三全一高”的洱源模式。
因地制宜選擇MBR技術路線
我國的農村地區,村民居住相對分散,生活污水人均排放量較小,農村生活污水成分卻又十分復雜。同時,我國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起步較晚,存在著污水收集不徹底、技術應用和排放要求不匹配、管網設置不合理、治理設施不健全等不足。
而洱源縣(洱海流域)城鎮及村落污水收集處理工程非常龐大,項目范圍覆蓋6個鄉鎮48個行政村共279個自然村,其治理復雜程度可想而知。作為洱海源頭的洱源縣,其村鎮的截污治污工作成功與否,又將是影響全流域治理洱海水環境整體成效的關鍵節點,因此,因地制宜的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污水收集和處理系統至關重要。
為此,洱源縣政府聯手我國首批進軍農村污水治理領域的高科技環保企業碧水源,該公司不但擁有世界領先的膜工藝水處理技術,同時兼具豐富的水環境敏感地區的治理經驗,成功參與過太湖流域、滇池流域、巢湖流域、南水北調丹江口水源保護地的治理。
經研究,該項目確定了選擇當前已非常成熟的MBR工藝作為主要技術路線,按照“集中規?;幚怼钡脑O計原則,一次規劃,分兩期實施,共計新建6個鎮級污水處理廠和53個智能一體化污水凈化系統(ICWT)的處理站點,建設配套污水管網892公里,總日處理水量2.39萬噸。
污水收集系統實現“三全”
經過前期充分的調研,由于該項目覆蓋的洱源縣村鎮人口較少,分布廣泛且分散,大部分沒有污水排放管網。農村生活污水濃度高,水質波動大,氮、磷含量高,可生化性強。并且,農村污水來源廣泛,除了來自廁所、廚房產生的污水外,還有家庭清潔、衣物洗滌、飼養禽畜產生的污水等。
針對當地農村污水的以上特點,碧水源建設了自農戶至水廠的管網收集系統,實現了農村污水治理的“全覆蓋”。對農村的洗滌污水、糞便污水、禽畜污水、餐廚污水采用化糞池進行“四水共收”,實現了農村污水治理的“全收集”。
同時,針對較為集中的村鎮,鋪設了三級污水收集管網,即入戶收集管——村落連接管——污水主干管。從農戶化糞池接入收集管,進入村落連接管,村與村之間通過交匯井和提升泵站接入污水主干管,最終進入鎮級再生水廠進行處理。
而對于偏遠、分散的村落,則鋪設二級污水收集管網,即入戶收集管——污水干管。從農戶化糞池接入收集管,進入污水干管,最終進入ICWT進行處理。
對偏遠、分散的村落,采用I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污水處理系統達到高標準
據介紹,該工程選擇的技術路線是采用由碧水源自主研發的MBR膜生物反應器技術,該技術脫氮除磷效果好,其膜絲具有永久親水性、強度高、壽命長、通量大的特點,出水主要指標優于一級A標準,部分指標達到地表IV類水標準,節省土地約50%,已成為解決我國“水臟”問題的支撐技術。
為了達到洱海治理的目標,該工程中的鎮級再生水廠和農村污水處理站點均采用同一核心技術,針對不同村鎮分布的特點采用不同處理方式,實現了農村污水治理的“高標準”處理。
其中,在生活污水較為集中的6個鄉鎮,碧水源共建設6座鎮級再生水廠,采用 “AAO+MBR”的主體工藝,對收集的污水進行處理,出水可進行再生利用。并在洱源縣新水源廠設置了數據管理中心,對水質數據進行實時在線監控和智能展示。
而在較為偏遠、分散的村落,碧水源則建設了53座污水處理站點,采用其自主研發的、以MBR膜生物反應器為核心的小型集成設備ICWT,同時配套預處理設施和人工濕地,ICWT處理后的水進入人工濕地進一步處理后達標排入河道。
智能一體化污水處理廠站
MBR技術經濟可行 智慧水務節約運營開支
近幾年來,MBR工程建設及運行實踐表明,其能耗更少、運行費用更低,MBR工藝的噸水工程建設直接費用在2000~3000元,基本與傳統一級A工藝持平;MBR工藝的污水處理的直接運行費僅為0.45~0.6元/ m3,比傳統一級A工藝高出不到10%,按此推算,即費用高出不足0.06元/m3。
但采用MBR技術新建和提標升級的污水處理廠可將排放標準提高至地表IV類及以上的高品質再生水,主要污染物CODcr排放量削減了40%,氨氮削減了70%,總氮削減了33%,總磷削減40%,將對我國消除地區黑臭水體、改善整體環境質量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縱觀全國各地,大多數水環境容量小、水環境敏感的地區,經濟也較為發達,對新建高標準出水的污水處理廠或者對其進行提標改造具備經濟基礎,足以支撐MBR等新技術的運行費用。